長城開發科技電子器件凈化工程案例
潔凈級別:百級、千級、10萬級
建筑面積:8300平方米
項目地址:深圳
芯片凈化車間施工質量驗收是確保車間滿足芯片生產嚴苛環境要求的關鍵環節,需覆蓋潔凈度、系統性能、材料合規性、功能可靠性等多個維度,且驗收標準需嚴格匹配設計指標(如 ISO 潔凈等級、溫濕度精度、防靜電參數等)。具體隨合潔科技電子凈化工程公司一起來了解下吧!
一、潔凈度等級驗收:核心指標的嚴格驗證
潔凈度是芯片車間的核心要求(直接影響芯片良率),驗收需圍繞粒子濃度、動態穩定性展開,且需區分 “靜態驗收”(空態 / 靜態,無設備或人員)和 “動態驗收”(模擬生產狀態,含設備運行、人員操作)。
粒子濃度檢測
依據設計的 ISO 等級(如光刻區 ISO Class 3,封裝區 ISO Class 5),采用激光粒子計數器(最小可測 0.1μm),按《潔凈室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591)布置采樣點:每 10㎡至少 1 個采樣點,采樣量需滿足 “每點采樣體積≥1L”(高潔凈度區域需更高)。
需記錄 “≥0.1μm、≥0.5μm、≥5μm” 三類粒子的濃度,動態驗收時濃度需≤靜態值的 1.5 倍(模擬人員 / 設備產塵影響)。
氣流組織驗證
高效過濾器(HEPA/ULPA)需逐個檢測完整性:采用 “掃描法”(氣溶膠光度計),掃描速率≤5cm/s,泄漏率需≤0.01%(ULPA 過濾器)。
氣流方向與均勻性:用煙霧發生器觀察氣流是否垂直單向流動(核心工藝區),避免渦流;截面風速偏差需≤±10%(設計風速通常 0.3-0.5m/s)。
二、空氣處理系統:性能與穩定性驗收
空氣處理系統(HVAC)是潔凈度的 “保障核心”,驗收需覆蓋過濾效率、換氣次數、壓差梯度、分子污染控制。
過濾系統驗證
高效過濾器(HEPA)需提供第三方檢測報告(如 EN 1822),現場需測試 “過濾器與框架密封度”(不允許泄漏);
化學過濾器(控制 AMC,如酸性 / 堿性氣體)需檢測吸附效率:通過通入標準濃度氣體(如 SO?、NH?),測試出風口殘留濃度(需≤設計值的 10%)。
換氣次數與壓差控制
按潔凈等級實測換氣次數:ISO Class 3 區域需≥500 次 /h,ISO Class 5 需≥200 次 /h,用風速儀在高效過濾器出風口測量,計算單風口風量后匯總系統總風量,偏差需≤±10%。
壓差梯度:核心工藝區與相鄰區域的壓差需符合設計(如工藝區對走廊 + 15Pa,走廊對室外 + 10Pa),用微壓計檢測,靜態 / 動態狀態下均需穩定(波動≤±2Pa)。

三、圍護結構:密封性與材料合規性
圍護結構(墻面、地面、吊頂)是潔凈環境的 “物理屏障”,驗收需重點關注材料性能、接縫密封性、防積塵設計。
材料合規性核查
墻面 / 吊頂材料(如陽極氧化鋁復合板、彩鋼板)需提供 “防靜電檢測報告”(表面電阻 10?-10?Ω)、耐化學腐蝕證明(需耐受芯片生產中的清洗劑、光刻膠等);
地面材料(導靜電高架地板、環氧自流平)需檢測 “摩擦電壓”(≤100V)、防火等級(至少 B1 級),且表面需無裂縫、凹陷(避免積塵)。
密封性測試
圍護結構接縫(如墻面與地面轉角、吊頂與過濾器邊框)需做 “煙霧泄漏測試”:在車間內維持正壓,外部用煙霧發生器檢測接縫處是否有煙霧滲入,泄漏點需≤0.1m3/h(按 GB 50591 標準);
門窗(密閉型)需測試關閉后的氣密性:用壓力衰減法,30 分鐘內壓力下降≤5%。
四、溫濕度與微環境控制:精度與均勻性
芯片生產對溫濕度波動極敏感(如光刻膠涂覆需 22±0.5℃、45±2% RH),驗收需驗證控制精度、區域均勻性。
溫濕度檢測
采用高精度溫濕度記錄儀(精度 ±0.1℃、±1% RH),在車間內按 “5m×5m” 網格布點(核心區加密至 3m×3m),連續監測 24 小時;
記錄 “平均偏差”(需≤設計值 ±1℃/±5% RH)和 “瞬時波動”(核心工藝區≤±0.5℃/±2% RH),避免局部區域偏差(如設備散熱導致的熱點)。
微振動控制
對光刻光刻機、電子束檢測等精密設備區域,需檢測 “振動加速度”:采用振動分析儀,在設備安裝面測量 X/Y/Z 三向振動,振幅需≤2μm(1-100Hz 頻段),符合 SEMI F27 標準;
防振基礎(如氣浮平臺)需測試 “固有頻率”(需遠離設備運行頻率,避免共振)。
五、防靜電與接地系統:可靠性驗證
靜電會導致芯片擊穿、光刻圖案偏移,驗收需覆蓋防靜電鏈路完整性、接地電阻。
防靜電系統檢測
地面、工作臺、設備外殼的 “接地電阻” 需≤1Ω(用接地電阻測試儀),且形成 “等電位聯結”(各點電位差≤5V);
人員防靜電裝備(工作服、手套、鞋)需抽樣檢測 “表面電阻”(10?-101?Ω),并模擬人員行走測試 “人體帶電電壓”(≤100V)。
系統聯動性
測試防靜電接地與設備接地的獨立性:避免設備漏電傳導至防靜電系統,用絕緣電阻儀檢測兩者間絕緣電阻≥10?Ω。
六、管線與隱蔽工程:無泄漏、無污染
風管、水管、氣管(如高純氮氣、壓縮空氣)等管線若泄漏,會直接污染環境或影響工藝,驗收需 “從嚴把控隱蔽工程”。
風管與過濾器安裝
風管內壁需光滑無焊渣,用內窺鏡檢查清潔度(無灰塵、油污);風管法蘭密封墊需為 “不產塵材料”(如硅橡膠),且壓縮量符合規范(避免過緊導致開裂);
風管壓力測試:正壓風管做 1.5 倍設計壓力的水壓試驗(2 小時無泄漏),負壓風管做漏風量測試(≤設計值的 10%)。
高純氣體 / 化學品管線
高純氣體(如 N?、O?)管線需做 “顆粒度檢測”(用激光粒子計數器檢測管內≥0.1μm 粒子數≤10 個 /m3)和 “露點測試”(≤-70℃,避免水分污染);
化學品(如 HF、光刻膠)管線接頭需做 “氦質譜檢漏”(泄漏率≤1×10?? Pa?m3/s),且材質需與化學品兼容(如 PTFE 管耐酸性)。
七、智能化系統:監測與控制精度
芯片車間的智能化系統(如粒子監測、報警、自動控制)需確保 “實時性、準確性”,驗收需驗證功能完整性、響應速度。
監測系統校準
在線粒子計數器、溫濕度傳感器需與 “標準設備” 比對(如經計量認證的便攜式檢測儀),誤差需≤10%;數據刷新頻率需≤10 秒(核心區≤5 秒)。
壓差變送器需測試 “報警功能”:當區域壓差偏離設計值 ±2Pa 時,中控系統需在 30 秒內發出聲光報警,并顯示具體位置。
聯動控制測試
測試 “過濾器阻力 - 風機變頻” 聯動:當過濾器阻力達到設計值 80% 時,風機需自動提頻(或報警提示更換);
測試 “人員誤入 - 凈化聯動”:當非授權人員進入黃光區,風淋室需自動啟動,且區域門禁鎖定(防止污染擴散)。
芯片凈化車間驗收需 “從嚴、從細”,核心原則是:所有指標需量化且可追溯,靜態驗收合格后必須進行動態驗收(模擬生產狀態),確保車間在實際運行中穩定滿足芯片生產的環境要求。必要時可引入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避免因驗收疏漏導致后期生產良率損失。